





袁玉宇代表當選十三屆、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,今年是履職第七年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,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。立足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的創新,袁玉宇代表今年關注的重點依舊聚焦產業創新、人才建設,繼續為推動創新醫療器械高質量發展、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建言獻策。

生物醫藥產業關系到國計民生,涉及國家安全,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,也是關乎國際科技與經濟競爭的戰略制高點。近年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取得高速和長足發展,國家到省市對生物醫藥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。
但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十分不易,生物醫藥產業具有技術壁壘高、研發投入大、產品周期長的特點,創新企業對投資依賴高。近兩年受宏觀經濟周期和政策環境因素影響,不少初創中小企業遭遇融資困境。廣大中小企業是活躍的創新主體,如此可能會挫傷產業創新活力,也不利于產業鏈的安全穩定。
建議加大對生物醫藥產業優質中小型創新企業的研發、推廣、融資相關扶持力度,助其形成內生動力,營造更好的產業創新生態。

人才是第一資源,我國深入推進人才評價、流動、激勵機制改革,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。自2018年中辦、國辦印發《關于深化項目評審、人才評價、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》,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方式,中央到部分省市都出臺政策,細化和落實人才評價機制改革。
擔任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,袁玉宇多次提出代表建議推進人才體制機制的改革,重點是人才評價體系改革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、打破人才流動玻璃門等。今年結合代表調研所得和對人才工作的思考,提出進一步優化現有人才評價及工作機制改革的建議,同時呼吁現有人才政策加緊推進落地,以更好發揮人才對創新驅動的積極作用。

在國家科技力量中,要重視和發揮產業專家的力量。產業專家最貼近產業和市場,最能洞察技術產業發展的方向,最了解產業關鍵環節的梗阻。如何更好地發揮產業人才創新資源,調動產業專家智庫,推動各方創新力量協同發力,解決科技領域的瓶頸制約,使創新成果直面市場需求,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是一項重要課題。
建議在國家現有專家庫中,建立特定的產業專家智庫,或在現有領域專家庫中增加產業專家比例,在制定產業政策、重大項目評審時充分聽取產業專家的意見,以更好發揮產業端對創新政策和創新資源配置的積極作用。
